反思 | 宠物行业02:数据反思和反身性反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图自:2019年初,上海新天地K11地铁站口的“Narrow Gate”咖啡店。那时我常在上班间隙去这家咖啡店买澳白。

稍絮几句闲话:右侧小黑板上的那段英文(Strait is the gate, and narrow is the way. ),既是André Gide的小说《窄门》的封面语,也源自于Matthew(圣经新约马太福音):“Enter ye in at the strait gate: for wide is the gate, and broad is the way, that leadeth to destruction, and many there be which go in thereat: Because strait is the gate, and narrow is the way, which leadeth unto life, and few there be that find it.”(Matthew 7 :13,14)中文直译就是:“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 第七章 第13,14节)相较而言,小黑板上的中文真的是神翻译。

本文主要想就前文(《推演 | 宠物行业01》)中的相关数据争议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争论和反思进行一些说明。大概投资也是不得不“站队”的吧——某种思维逻辑、某种风格打法、甚至某种信仰,否则难以在多空并举的市场上形成自己的立场和体系。好谋无决或雨露均沾的“锁仓”式伪结论,可以养活咨询公司,但投资必须要靠实实在在的结论来指导决策。

一、关于单只宠物消费金额数据

单只宠物的年消费金额,不同信息渠道差异巨大:我写《宠物行业01》时使用的单宠消费金额数据(原文:“2019年,中国单宠消费金额是5561元/年,其中宠物狗6000+元/年,宠物猫4700+元/年”;“2017年是4348元/年、2018年增至5016元/年,然而到了2020年,中国单只宠物消费金额竟从2019年的5561元/年下降到了5172元/年,同比下降7%”)主要参考了宠物行业白皮书、智研咨询、艾媒咨询、并购优塾等的研报,并且这个金额水平不是单年的孤证,而是有连续四年的增减数据,此外结合了身边一些典型样本朋友的问询(成都一家优质自繁猫舍:“普通家庭普通饲养一只猫一年费用大约5000往上,00后花销则更激进”;成都一位养猫朋友:“养这只猫平均每月大概1000元”),上述数据可以互相勾稽。

然而,国信证券的研报与《宠物行业01》所使用的单宠消费金额数据大相径庭,只有700多元,相差近8倍;而华安证券的研报数据则比较折中,单只宠物狗年消费约2300元、单只宠物猫年消费约1800元,但也差异巨大。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差异呢?我考虑是统计口径和预设立场(比如券商吹票)造成的,这里主要讨论统计口径。如果按照常规思路,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规模大约800亿元,按照养宠家庭1亿户、户均养宠数量0.39来计算,单宠2020年消费金额应为800/1*0.39=312元,这比国信证券的数据还低,但这里忽略了一个指标——宠食渗透率。中国宠物食品渗透率应该是较低的,如果采取华安证券研报数据(2019年渗透率为15%),则单宠消费金额将大致变为800/1*0.39/15%=2080元,这个数字完全符合华安证券研报里最终给出的单宠年消费数据的猫狗平均值。

那么为什么宠物行业白皮书等研报的数据、以及我自身周围的调查数据印证出的单宠消费金额还要比2080元高出一倍呢?我认为这里还涉及数据产生方式的不同。5000+元的单宠年均消费金额,较大可能是由不全面的调研对象范畴产生的——在地域上,倚重调研城镇养宠群体;在类型上,倚重调研规范养宠群体。这样得来的数据容易失真。2020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189元,16%用于养育一只宠物,确实有悖常识。

可见,宠食渗透率是造成不同来源数据差异巨大的一大主因,也是未来中国宠物食品市场仍然可能保持高速增长的一大驱动力。对此,我也反思过是否那些目前不购买宠物食品的养宠家庭(例如三四线城镇和农村可能仍以自制和/或剩饭生菜喂养宠物)在未来仍然不会购买狗粮/猫粮,但最终我仍倾向于认为该等家庭后续会提升宠食渗透率,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家庭,GDP的提升、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将带来不止于人的消费升级;另一方面从中外的宠食渗透率、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对比之下的巨大差距,也能够让我们相信其中的提升空间。

二、关于国内宠物食品市场CR数据

《宠物行业01》提到玛氏、雀巢作为中国宠物食品市场CR2占比超过一半,该数据源为并购优塾,大概率有误。经查更多机构的研报,中金认为2020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CR5为23%,份额分散;国信证券认为2019年玛氏在中国市占率11.4%排名第一,2019年中国宠物食品市场CR20中,国货品牌13个、市占率17.4%(近年来处于上升趋势),国外品牌7个、市占率13.7%。而宠物零食市场则更加分散。可见宠物食品市场无论在市场规模的增长空间上、还是在竞争格局的优化上,都是具有一定想象空间的赛道。

以后我会注意对关键数据进行多源头验证、关联数据勾稽,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投研本就是追求模糊的精确,如果赖以分析的数据都有过大的偏差,这样的研究得出的观点将反而是对认知的殆害。

三、关于“长尾市场”的用法

根据标准定义,长尾市场是指“那些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构成的市场”。长尾市场的本质是:它们看似很小,微不足道,但都能够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宠物行业01》在解释中宠股份净利率逐年下滑的原因时,认为是销售费率的逐年提升导致的,而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国内宠物食品品牌竞争分散,并使用了“长尾市场”一词,形容那是一个被海外品牌瓜分后的Long Tail。应当承认,这一用法与标准定义是有出入的,实际想表述的只是国内品牌在市场占有方面的分散性。分散性竞争格局意味着这个市场尚未跑出头部标的,我们难以像之前分析隆基闻泰那样立足于五年、十年后的市场规模去通过市占率和净利率来倒推测算收益率。

四、关于索罗斯反身性原理的反思

最近的几篇文章,尝试分析的几个标的或赛道,我都尽量让自己多做一些数学方面的推演,这是考虑到个人投资者本就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方,且个人经历和认知的局限性会使得个人意识处于信息茧房之中。如果不再多让自己通过客观数据来校正视听,那么偏见和局限将会越放越大。

在此期间,也有朋友提出不同看法,大意是如若按照这种数据推演的模式来看待行业,绝大多数行业都是充斥着泡沫的。而当我们觉得宁愿等待公允的价值出现,却可能同时忽视了人们对市场的共识预期也是很重要的推手——这也是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的观点体现:人类认知活动具有的本质的不完备性,人们只能在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市场是不均衡的,参与者本身不独立于事件之外,参与者本身所做的决定对整个事件本身也会有影响,亦即参与者也会影响事件,使事件处在一个动态的波动中。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反身性原理对于资金量较小的夹头而言,由于资金体量几乎不会对量价关系产生技术图形上的重大影响、技术分析也不是夹头的主要工具,因此属于不可企及的范畴。无论是某些赛道或公司“讲故事”,还是我们自身的某种观点,在没有相对客观的数据推演和勾稽的前提下,我们其实没有资格去认为某个趋势性观点/故事是这个市场上的多数人们的共识、会得到预期的推手。市场是随机漫步的,是整体概念而非个体概念。我非常认同一些前辈所说,投研的本质目的是追求认知的不断纠正和积累深化,收益是其副产品。当我们为了收益而去尝试把握一些认知以外的因素,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更无从把握。这也回到了文首处,我们做投研,也必须要“站队”,而这就是我所以为的崎岖的正道。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钧的发散与收敛”,欢迎关注)

 #中宠股份#   #佩蒂股份#  

全部讨论

江奇2021-08-22 16:29

写的漂亮。。。。